隆阳城区发现一座古代过街涵洞
原标题:隆阳城区发现一座古代过街涵洞
(资料图)
刘俊鸿 摄
近日,施工人员在对隆阳区保岫东路地下管网进行市政施工改造时,发现了一座古代的过街涵洞。该涵洞位于九龙雕塑西北约20米,北纬25°6′52″,东经99°10′9″,现路面以下73厘米。涵洞为拱券式形制,南北长约20米,东西宽约2.4 米,可见券拱高约1.5米。
根据砌筑材料的不同,涵洞可分为三段。北段长约5米,由青条石砌筑,尺寸不等。北端洞口已被乱石封堵,尚不清楚是后期坍塌或是人为原因所致。
中段长约1米,由形制较大的城砖砌筑。城砖长约32厘米,宽 17厘米, 厚9.5厘米。砌筑方式为丁砖直拱,长身面露明,粘合剂为石灰砂浆。可见9排顺砌城砖。其中发现少量“咸丰四年捐修官砖”和楔形砖。
南段长约14米,由形制较小的青砖砌筑。小青砖长约28厘米,宽14厘米,厚5.5厘米。砌筑方式多样:有的采用丁砖直拱,长身面露明;有的采用顺砖直拱,陡板面露明;还有的二者相结合。粘合剂均为石灰砂浆。南端渐呈弧状转东向。此类小青砖清代晚期之后广泛使用,多用于民间和一般建筑。
现存涵洞整体保存较好。本次市政施工导致涵洞中段西侧局部塌落,北段青条石少量断损。
涵洞长期使用,出现了砂石淤积现象,推测原涵洞深度当逾2米。
经查阅史料,对照市博物馆(文管所)所做的永昌府城调查研究成果,判断该涵洞为永昌府城升阳门(东门)内,玉带水过保岫东路的专用过街涵洞。涵洞始建于明洪武永昌筑砖城之时,现存北段青条石砌筑部分、中段城砖砌筑部分当属此时期。南端小青砖砌筑部分当属清代末期及民国时期重新修葺。北段、中段也留有不同时期的修补痕迹。
永昌府城原有易罗池水在南城墙西段穿城墙而过,谓之:水进城。由此北向,折东再北向,至现今工人文化宫附近东向,称为上水河,过五桂桥(五跪桥),是为下水河。抵东城墙转而北向,又名顺城河。到升阳门南侧,有玉带桥,再往北者,就叫作玉带水。玉带水穿东城墙而出,与北来之护城河水汇合,折而南向,过还金桥,成东门河,继之红花河,最后汇入东河。
涵洞设施是古代城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作用是沟通城内外水道以满足城内日常用水需求,以及进行排水泄洪等。
(王黎锐 马曈)